為什么北極沒有企鵝
想必很多人直到聽到這個腦筋急轉(zhuǎn)彎,才能突然意識到:咦,這么說起來,北極居然是沒有企鵝的?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為什么北極沒有企鵝,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為什么北極沒有企鵝
南極沒有北極熊、北極沒有企鵝,這是一個常識,但為什么北極沒有企鵝呢?
大多數(shù)企鵝都分布在南半球,而北極對它們來說太遠了。有著“海洋之舟”美稱的企鵝,是一種最古老的游禽。它們很可能在地球穿上冰甲之前,就已經(jīng)在南極安家落戶。況且企鵝不喜歡熱帶的環(huán)境,讓它們穿過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到達北極,也是不可能的事。
雖然如今企鵝并不會飛翔,但企鵝實際上卻是鳥類。全世界的企鵝共有18種,大多數(shù)都分布在南半球。企鵝能在-60℃的嚴寒中生活、繁殖。它們不能飛翔,主要以磷蝦、烏賊、小魚為食。
隨著海王星號來到北極的旅客
在上個世紀30年代,一位叫做拉爾斯·克里斯滕森的探險家來到南極洲,在這里,他見到了世界上最大的企鵝—帝企鵝。值得一提的是,這位老哥不僅具有冒險精神,還精通炒作,很有經(jīng)濟頭腦。在看到這些在冰上一腳深一腳淺踱步的企鵝之后,克里斯滕森馬上意識到,賺錢的機會來了。
事實上,克里斯滕森確實獲得了成功,由于媒體的廣泛報道,這些“南極來客”受到了人們的廣泛關注,給他帶來了不菲的收入。
嘗到甜頭的克里斯滕森決定再做一筆更大的買賣,在1938年,也就是初次引進企鵝的兩年后,他再次從南半球引進了60只企鵝。為了保持人們對企鵝的新鮮感,這次他選擇了另外兩種企鵝,馬可羅尼企鵝和巴布亞企鵝。
這些企鵝最初時還是被圈養(yǎng)在圍欄中,但是隨著人們對企鵝熱情的消退,克里斯滕森覺得自己無利可圖,企鵝們吃的比讓自己掙的還多,這讓他坐不住了。
養(yǎng)不起還能咋樣,都放了唄,這些從南方遠道而來的旅客們自由了。盡管挪威的氣候和它們家鄉(xiāng)的一樣寒冷,但這些不會飛的海鳥卻在被放歸野外后遭遇了悲慘的命運。
南極和北極雖然都是冰天雪地,但截然不同的地理環(huán)境決定了它們擁有完全不同的生態(tài)系統(tǒng),南極洲是被海洋包圍的陸地,相反,北極則是被陸地包圍的海洋。在南極洲,企鵝只要不下水,幾乎就沒有任何天敵,只有在水下,它們才可能被海豹和虎鯨獵殺。
事實上,在南極洲之外的其他企鵝的分布區(qū),陸地上同樣沒有強大的捕食者。習慣了安逸環(huán)境的企鵝突然來到北極,當然就是羊入虎口了,至少,北極熊們不會對這些行動緩慢的美味們視而不見。
根據(jù)報道,在1954年,人們最后一次目擊了這批被放生的企鵝,企鵝短暫的北極之旅就此落下帷幕,就像110年前,最后一只大海雀的消失一樣,令人嘆息。
北極“企鵝”的消亡
18世紀,在蘇格蘭海岸附近的一個小島,玄武巖組成的峭壁在陽光下閃閃發(fā)光,冰冷的海水不住地拍擊著。在海浪里漂浮著一種黑白相間的大鳥,它們正在等待合適的時機登陸,盡管它們長著翅膀,但卻不能依靠翅膀飛翔,這些大鳥被稱為大海雀。倘若它們到今天還沒有滅絕,肯定會有人把它們當做北極的“企鵝”。
最后一只大海雀于1844年被三名漁民殺死,它的尸體被漁民們賣給了博物館,對于一種不會飛翔,被人類大肆獵殺而走向滅絕的海鳥而言,這似乎是一個悲慘但又恰如其分的結局。
在大約500萬年前,大海雀就已經(jīng)在北極的“土地”上漫游,這遠早于古代人類出現(xiàn)的時間。大海雀的身高大約為75-80厘米,體重可以達到5千克,背部為黑色,腹部則是白色,它們的外表和行為和企鵝十分相似,但二者之間并不存在親緣關系。
由于大海雀滅絕的時間過早,現(xiàn)代科學家們從未在野外真正觀察過大海雀的行為和生活,不過基于對其親戚刀嘴海雀的研究,科學家們對這種不會飛的海鳥的行為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大海雀的天敵可能是逆戟鯨、北極熊或者白尾鷹,但這些天敵幾乎沒有一個會到大海雀生活的島嶼上。
當然,這也不是絕對的,16 世紀到 19 世紀的小冰河時代。冰川活動劇烈,擴張的冰川使得北極熊更容易接近大海雀,這讓大海雀的種群數(shù)量出現(xiàn)了一定的下降,但大海雀的適應力讓它們挺了過來,直到人類進入了它們的領地,才宣告了這一物種的悲慘命運。
考古和歷史記錄表明,人類狩獵大海雀的歷史十分悠久。在史前時期,北美的貝奧圖克人、格陵蘭的因紐特人,甚至是尼安德特人都獵殺過大海雀;公元16世紀,歐洲的海員們在紐芬蘭的漁場開始了對大海雀的密集狩獵;在18世紀末期,大海雀羽毛的貿(mào)易使得狩獵行為進一步加劇,而大海雀的稀缺進一步激發(fā)了私人和博物館的收藏欲望。
終于,大海雀迎來了滅絕。
毫無疑問,人類的狩獵是大海雀滅絕的重要原因,但也有人認為大海雀的數(shù)量可能由于環(huán)境變化而開始下降。不過,最近的一項關于大海雀的研究表明,即便不存在環(huán)境變化的影響,人類的狩獵已經(jīng)足以讓這種大鳥走向滅亡。
無需甩鍋,人類就是兇手
在2019年一項發(fā)表在期刊《eLife》上的研究中,科學家們通過整合遺傳數(shù)據(jù)和洋流數(shù)據(jù),以及歷史上對于大海雀的狩獵記錄,研究了人類狩獵對于大海雀滅絕的影響。具體而言,研究人員在大海雀分布范圍內(nèi)收集了它們的遺骸,從中提取出DNA對線粒體基因組進行測序,推測了這一物種的歷史種群動態(tài),并在其曾經(jīng)的分布區(qū)內(nèi)投放配備有GPS的漂流倉,以推測大海雀的潛在遷移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