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風散文選集讀后感5篇
張曉風散文選集讀后感5篇
張曉風的每篇散文我都很喜歡,讀后的感覺就是意猶未盡。我學會了很多寫作方法和技巧,我還從中收集了很多好的句子和詞語,相信會讓我的文章更生動有趣。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張曉風散文選集讀后感5篇,歡迎閱讀分享,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更多讀后感相關內容推薦↓↓↓
張曉風散文選集讀后感1
讀了張曉風的散文《行道樹》,印象最深的一段話是:“神圣的事業(yè)總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這種痛苦能把深沉給予我們。”可以說全文就是通過行道樹這個形象闡述這個道理。何為神圣的事業(yè)?
應該是社會需要、人們需要的事業(yè)吧。如文中習慣于污濁的居民需要新鮮空氣,燠熱的夏天行人需要遮陽的濃蔭,城市需要陽光,需要擁抱太陽的火熱。這就是甘愿立在城市的飛塵里的行道樹所從事的神圣事業(yè)。為此他們忍受著“常樹”難以想象的痛苦:跟原始森林在吸露在玩涼涼的云的同伴相比,他們拋棄了優(yōu)越自在的生活條件,總是一身抖不落的煙塵,在充滿車輛與煙囪的城市里,存在只是一種悲涼的點綴;跟城市里繁弦急管、燈紅酒綠沉浸于夜生活歡樂之中市民相比,他們在寂靜里在黑暗里在不被了解的孤獨里苦熬著。他們還為城市的污濁,尤其是人們似乎早已習慣于污濁而憂愁著,大有屈原“世人皆醉吾獨醒”的悲憫與焦慮。但他們甘愿自我犧牲,犧牲并快樂著,因犧牲而深沉,因犧牲而神圣。
1981年,當張曉風的第四本散文集《你還沒有愛過》出版時,余光中先生為該書作序,稱她為“亦秀亦豪”“腕挾風雷”的“淋漓健筆”。如樓肇明所說:“中國民族歷來就偏向于柔弱的陰性思維,一部中國古典散文史,韓海蘇潮以外,滿眼芳草凄凄的陰柔之美?!倍且晃粡囊话闩骷要M隘局促的閨秀天地里突破出來的闖將。
從《行道樹》這篇短文里,我感受到了作者對大自然、大地上的山川草木,對行道樹只有宗教性的虔誠才可以相比擬的感恩情感;感受到了作者“那涵天負地般的廣闊的胸襟,以遼闊思維空間為背景對生命價值的沉思?!?樓肇明語)讀來立在城市的飛塵里,憂愁而又快樂的行道樹,痛苦而又神圣的行道樹,讓我遐思翩翩,似乎看到了模糊而又真切的無數身影和臉孔,他們所從事的就是神圣的事業(yè):革命、國防、科學、教育等等。他們卓越不凡抑或默默無聞,但毋庸置疑他們的神圣在歷史的星空熠熠閃光,在現實的水面沉浮激蕩,在人心的神龕備受膜拜!
張曉風散文選集讀后感2
自從閱讀《張曉風散文》之后,我對散文有了另一番見解。
以前讀散文感覺都是比較膚淺的小故事,只有看見有意思感興趣的才會仔細品味一番,所以不常讀散文。而張曉風的散文卻顯得截然不同。
讀張曉風的散文會讓我身不由己,有一種幸福而無以言表的感覺。她的散文語言深奧,卻優(yōu)美如畫,細細賞讀會有身臨其境之感。生動的內容,樸實的語言,深刻的道理,不需要華麗的辭藻,不需要燦爛的背景,依然扣人心弦般地帶我們走進故事中,讓我刻骨銘心,久久難忘。
我最喜歡張曉風散文《春俎》里的《山月》這篇文章。這是一篇描寫并贊美山月的文章,雖然短小,但是精煉,所謂“濃縮才是精華”。認真品味、細細品讀后就能夠了解其揭示的深層含義,她用很簡單的詞句把山月的美藏在一字一句之中,一直圍繞著“山月”二字,把山月那種寂寞、偉大、平凡、無情、孤傲的美描寫得淋漓盡致,仿佛自己是山月一般冷漠卻又很偉大。
在我們眼里,看似平凡,看似渺小的事物,在她的筆下卻能栩栩如生,讓我們學會放低眼界,觀察事物,學會用放大鏡看待事物,學會用筆寫出精彩文章。
用心讀張曉風的書,會讓人了解到這世上不同人與不同物不同方面的心態(tài),以及天地人合的真諦!其實寫作并不難,難的是要我筆寫我心!張曉風就是這樣!
這就是我讀完《張曉風散文》的感想,雖然沒有大師般的水準,但至少是我用心寫出的讀后感。
張曉風散文選集讀后感3
張曉風的散文集《從你美麗的流域》收了許多寫兒女情長的篇什。從寫作題材而言,張曉風跟其他女作家沒有任何不同,愛情、親情、友情幾乎就是她的全部??墒钱斔鸸P運筆,便完全超越了普通女人的情感。《母親的羽衣》開頭描寫的是一個溫馨場面,女兒入睡前,摟著母親的脖子問:媽媽,你是不是仙女變的?接下來,甜蜜中有了感傷,再往下,又有了滄桑——世間每一個女子,究竟如何藏起羽衣,從仙女隱忍為平凡的母親?張曉風寫得極美,又極沉重,仿佛知悉世間所有的秘密。張曉風似乎有一種本事,再普通的物事,她總要忍不住翻過來,看看背面,甚至要透過經脈紋路去看它們在幾千年前的模樣。所以她寫給丈夫的情書,寫給兒子的詩篇,明明是寫私人的感受,卻似乎寫盡了人類的共同情感,就連她寫睡袍、圍巾、繡品、油紙傘,也絲毫沒有怡紅快綠的嬌弱之氣。
張曉風始終是追求大的:大的格局,大的氣象,大的胸襟,大的情感。她甚至是有點刻意為之了。
我讀張曉風的感受,是仿佛放舟于歲月長河,溯回從之、溯游從之,追隨著一路看來,千回百轉,也被那百年煙波水氣濕了一身。張曉風喜歡讀古書,將它們視為奪地而出的思想泉脈,她這樣寫自己讀《爾雅》:世界如此簡單壯麗,如此明白曉暢,如此嬰兒似的清清楚楚一覽無遺。我讀她,亦如此。
張曉風散文選集讀后感4
這篇《高處何所有》是張曉風的一篇哲理散文。文章有一個副標題贈給畢業(yè)同學,可見是為那些在攀登學問這座大山的學子們寫的??墒?,文章所蘊含的深意,卻遠遠超過了做學問本身,那是一種人生的哲理,是在比較了多種人生境界后對某種至高境界的由衷贊許,是對那種看似平易卻難以抵達的真英雄境界的詮釋與破譯。
散文作者沒有用太多語言直接闡述自己的觀點,她借助一個故事來說明問題。奇怪的是,這個看來似曾相識的故事并沒有曲折離奇的地方,卻在平淡從容中緩緩透出一種無法回避的魅力。那是真實的魅力,是帶著悲劇色彩的人生真諦的魅力。
與過去讀過的三兄弟探寶,付出愈多收獲愈多,無限風光在險峰的敘述模式相比,張曉風的故事要嚴酷得多也煞風景得多。第三個年輕人付出了沉重的代價,他并沒有得到鮮花和掌聲,也沒有看到無限風光。他看到的,只是高風悲旋,藍天四垂;他感到的,只是孤獨和渺小。是的,這才是人生的真實,這才是人們到達某種人生境界后必然的感受。也許這種感受帶著濃重的悲劇意味,從來也沒有到達或接近這一境界的人意識不到這種孤獨和渺小,但并不等于孤獨和渺小不存在,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意識不到的悲哀是更加深重的悲哀。所以,明知前路的艱險,明知頂峰的荒涼,明知個體的渺小,他仍然奮力前行,為的是探究真理,尋找夢想,這,才是真英雄。
真英雄何所遇?他遇到的是全身的傷痕,是孤單的長途,以及愈來愈真切的渺小感。張曉風在散文的最后說出了自己的觀點,正是這個觀點的真實和冷峻震撼了我們,也吸引了我們。
做個真英雄吧,縱然高處一無所有!
張曉風散文選集讀后感5
讀了張曉風散文集,我感觸頗多。文章淡有淡味,濃有濃情。有時廣闊如人生,有時細小如牛毛。文章涉及很多。
若說淡,一般都是談一些文學方面的。若說濃,那大都是談人與人的故事。看張曉風的散文,我總覺得,是在和人談話。但有些散文,語言里飽含著情感,濃的化不開。看著看著就膩了。我認為作者感情非常豐富。常人應該沒有這么多的感觸。
若說廣闊,文章中的確有,但較少,我不太好分析。若說細小,倒有許多。作者經常從細小的事物中發(fā)現一些有價值的東西或者一些感受。
文章涉及自然,友人,物等很廣泛。我最喜歡看關于自然的或是故事的文章。
我選了一篇我喜歡的來談談。
《聞歌》是我最喜歡的文章之一。內容大致是講小孩唱歌的故事。
這個小孩唱的是首黑人靈歌,歌名叫“老黑喬”。當時作者正開著車,被這歌聲嚇了一跳。為什么呢?作者講的很細,讓人不住的感動。
“沉默的時候,黑人是輸家——可是黑人一開口,連天使都要震動三分、退避三分?!焙竺媸亲罱浀涞囊痪?。“那歌聲是整個非洲的鄉(xiāng)愁,加上整個美洲的載重?!边@份沉重,寫的多么恰當。不輕不重,恰到好處的描寫了這份沉重。
文章的重點在于,讓人們知道應該怎么去詮釋最好。
“成人唱歌,不知為什么有時反而壞事。成人不透明,他總是把一首藍色的歌加點紅,唱成了紫……”
作者在讓人有豐富的美感的享受中,又從中體會到一點有價值的東西。這也許是張曉風散文的特色吧!
張曉風的散文,有濃有淡,有無有小,有情有景,像一幅唯美的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