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級(下冊)歷史電子課本
我們要注重實踐,將所學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提高自己的歷史素養(yǎng)。下面小編給大家整理了關于人教版七年級(下冊)歷史電子課本的內容,歡迎閱讀,內容僅供參考!
人教版七年級(下冊)歷史電子課本
微信搜索關注公眾號:5068教學資料
查看完整版電子課本可微信搜索公眾號【5068教學資料】,關注后對話框回復【7】獲取七年級電子課本資源。
最新七年級下冊歷史知識點總結
1隋的興亡
一、隋朝的建立
建立時間:581年;
建立者:隋文帝楊堅;
都城:長安;
統(tǒng)一:589年;
意義:隋的統(tǒng)一,結束了長期分裂的局面,繼秦漢之后,中國又一次實現(xiàn)了統(tǒng)一。
二、隋朝的繁榮
隋文帝的統(tǒng)治措施:1、改革前朝制度,加強中央集權;2、分科考試。
影響:形成了“開皇之治”的盛世景象。
三、開通大運河
目的:為了加強南北交通,鞏固隋王朝對全國的統(tǒng)治。
概況:大運河以洛陽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自北向南分為永濟渠、通濟渠、邗溝、江南河四段,連接了海河、黃河、淮河、長江和錢塘江五大水系。
作用:貫通南北動脈,成為南北政治、經濟、文化聯(lián)系的紐帶,促進沿岸地區(qū)城鎮(zhèn)和工商業(yè)發(fā)展。
四、科舉制(隋朝確立,唐朝進一步完善)
隋文帝時期:初步建立通過考試選拔人才的制度。
隋煬帝時期:進士科的建立,標志著科舉制的正式建立。
影響:強調以才能作為選官的重要標準,逐漸成為后世選拔官員的主要途徑。
五、隋朝的滅亡
隋煬帝的暴政引起農民起義,618年,隋煬帝在江都被部將殺死,隋朝滅亡。
2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一、遣唐使
1.含義:唐朝時,為了學習中國的先進文化,日本派遣使節(jié)到中國,當時稱為“遣唐使”。
2.概況:日本派出的遣唐使有十幾批,最多的一次達到500多人,同行的還有許多留學生和留學僧。
3.貢獻:把唐朝先進的制度、天文歷法、文字、典籍、書法藝術、建筑技術等傳回日本,對日本社會的發(fā)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二、鑒真東渡
1.原因:接受日本僧人的邀請。
2.過程:754年,鑒真第六次東渡抵達日本,他在日本傳授佛經,還傳播中國的醫(yī)藥、文學、書法、建筑、繪畫等。
3.意義: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三、玄奘西行
1.時間:貞觀初年。
2.過程:玄奘經過4年的長途跋涉到達天竺。他遍訪名寺,研習佛法,攜帶大量佛經回到長安。
3.貢獻:為中國佛教的發(fā)展作出了重大貢獻。由其口述的《大唐西域記》記載了他游歷過的10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的山川風物及社會習俗,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貴文獻。
思考:唐朝對外交往的特點?唐朝對外交往活躍的原因?帶給我們的啟示?
特點:①對外交往比較活躍,與亞洲乃至非洲、歐洲的一些國家都有往來。②唐政府鼓勵各國商人到中國貿易,允許他們長期居住。③長安、洛陽、廣州、揚州等地都有頻繁的外貿活動。④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聲望,各國稱中國人為“唐人”。
原因:①國家安定統(tǒng)一;②經濟文化繁榮;③對外開放政策;④對外交通發(fā)達。
啟示:第一,必須有穩(wěn)定的政治局面,堅持對外開放的政策。第二,提高自身素質,努力發(fā)展經濟文化。第三,學習唐朝海納百川的博大胸懷,在傳播先進文化的同時,要善于吸取其精華,為己所用。
3科技發(fā)明與唐詩
一、雕版印刷與火藥
1、唐朝初年,人們從印章與拓印刻石中得到啟發(fā),發(fā)明雕版印刷術。世界上現(xiàn)存最早的有確切時間記載的印刷品是《金剛經》。
2、火藥的發(fā)明與古代的煉丹術有密切關系,孫思邈的《丹經》中第一次記載了火藥的配方。唐朝末年,火藥開始運用于軍事。
二、千古吟詠的唐詩
1、唐朝是中國歷史上詩歌創(chuàng)作的黃金時期。
2、李白(詩仙):詩歌雄奇飄逸,藝術成就極高,具有浪漫主義精神。
杜甫(詩圣):詩沉郁頓挫,感情真摯,反映社會現(xiàn)實,稱他的詩為“詩史”。
后人贊譽:“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吟詠留千古,聲名動四夷”。
4抗擊外國侵略的英勇斗爭
戚繼光抗倭:
1、倭寇的含義:明代,日本武士、商人和海盜勾結一些中國的奸商經常騷擾我國沿海地區(qū),沿海居民稱他們?yōu)椤百量堋薄?/p>
2、抗倭經過:1561年,戚家軍在臺州九戰(zhàn)九捷,迅速蕩平浙江境內的倭寇(決定性戰(zhàn)役);
1565年,東南沿海的倭寇基本肅清。
抗倭勝利的原因:
①正義的,符合人民的利益;②戚家軍紀律嚴明,作戰(zhàn)勇敢;
③戚繼光卓越的軍事韜略和指揮才能;④戚家軍與其他愛國軍民聯(lián)合作戰(zhàn)。
鄭成功收復臺灣(VS荷蘭)
收復臺灣的重大意義:
①給荷蘭殖民者以沉重打擊,對亞洲其他國家也間接起到了保護作用。②臺灣回到了祖國的懷抱,保衛(wèi)了祖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根本意義)③開發(fā)臺灣,促進了臺灣的經濟發(fā)展。
清政府設置臺灣府:
有利于國家安定統(tǒng)一,有利于臺灣經濟開發(fā)、社會發(fā)展,具有深遠歷史意義。
補充:為什么說臺灣自古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三國:孫權派衛(wèi)溫到達夷洲。
隋朝:隋煬帝三次派人到流求。
元朝:設置澎湖巡檢司管轄澎湖和琉球。
明朝:鄭成功收復臺灣,開發(fā)臺灣。
清朝:設臺灣府,隸屬福建省。
雅克薩反擊戰(zhàn)(康熙VS沙俄):
1、中俄《尼布楚條約》地位:雙方第一個邊境條約,也是平等條約。
條約內容:肯定了中國對黑龍江和烏蘇里江流域包括庫頁島的主權;兩國商旅凡持有護照者,可過境進行貿易。
條約影響:中俄東段邊境地區(qū)相對穩(wěn)定,兩國人民和平往來,貿易得到極大發(fā)展。
共同性質:反抗外國侵略的正義戰(zhàn)爭。共同作用:捍衛(wèi)了國家領土主權和民族利益。
啟示:當今中國要維護國家主權、領土完整必須要發(fā)展經濟,提高綜合國力。
5宋代經濟的發(fā)展
一、農業(yè)的發(fā)展
1.原因:從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宋朝:①南方戰(zhàn)亂較少;②南遷的中原人帶來了先進的技術和勞動力;③南方自然條件優(yōu)越;④統(tǒng)治者的措施;⑤勞動人民的辛勤勞作。
2.區(qū)域拓展:自宋代開始,經濟的發(fā)展進一步向湘江以西拓展,同時,江西、福建和兩廣地區(qū)也得到很大開發(fā)。
3.表現(xiàn):人口增加,墾田面積擴大,耕作技術提高,農業(yè)獲得前所未有的發(fā)展。
(1)水稻:①品種:由越南傳入的占城稻,北宋時推廣到東南地區(qū)。南方農民還培育出許多優(yōu)良品種,大大提高了水稻的產量。②區(qū)域:由于朝廷的大力提倡,南方的水稻在北方也得到推廣。③結果:水稻產量躍居糧食作物首位,長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帶成為豐饒的糧倉,出現(xiàn)了“蘇湖熟,天下足”的諺語。
(2)經濟作物:①茶樹:南方各地普遍種植茶樹。②南宋后期,棉花種植區(qū)已向北推進到江淮和川蜀一帶。
二、手工業(yè)的興盛
1.紡織業(yè):(1)南方的絲織業(yè)勝過北方,四川、江浙地區(qū)的絲織生產發(fā)達。(2)南宋后期,棉紡織業(yè)興起,海南島,已有比較先進的棉紡織工具,棉紡織品種類較多。
2.制瓷業(yè):河北定窯、河南汝窯、浙江哥窯等地的瓷器,給人別致的美感。北宋興起的景德鎮(zhèn),后來發(fā)展成著名的瓷都,南宋時,江南地區(qū)已成為我國制瓷業(yè)的中心。
3.造船業(yè):廣州、泉州、明州的造船業(yè)有很高的水平,在當時居于世界領先地位。北宋東京郊外,建有世界上最早的船塢。南宋制造的海船,配備了指南針。
三、商業(yè)貿易的繁榮
1.商業(yè)
(1)城市:黃河、長江及運河沿岸興起了很多商業(yè)城市,最大的城市是開封和杭州,人口多達百萬,出現(xiàn)了早市和夜市。
(2)鄉(xiāng)鎮(zhèn):形成了新的商業(yè)區(qū),叫作草市;城鄉(xiāng)之間的市鎮(zhèn)也發(fā)展成為重要的商業(yè)貿易區(qū)。
(3)紙幣:北宋前期,四川地區(qū)出現(xiàn)“交子”,這是世界上最早的紙幣。南宋時,紙幣發(fā)展成與銅錢并行的貨幣。
2.外貿
(1)港口:廣州、泉州是聞名世界的大商港。
(2)范圍:中國商船的蹤跡,近至朝鮮、日本,遠達阿拉伯半島和非洲東岸。
(3)管理:朝廷鼓勵海外貿易,在主要港口設立市舶司,加以管理。
四、經濟重心南移
1.時間:從唐朝中期開始的經濟重心南移,到南宋時完成。
2.表現(xiàn):中央的財政收入,主要來自南方,特別是東南地區(qū)。
思考:1.宋朝海外貿易為何發(fā)達?
(1)宋朝農業(yè)、手工業(yè)、商業(yè)的發(fā)達為海外貿易的發(fā)展奠定了基礎。
(2)宋朝有發(fā)達的造船業(yè),配備了先進的指南針,能夠進行遠洋航行。
(3)宋朝對海外貿易實行鼓勵政策,在主要港口設置市舶司加以管理,從而大大促進了海外貿易的發(fā)展。
(4)兩宋時期,北方民族政權并立,陸上絲綢之路受到阻礙,政府轉而大力發(fā)展海上貿易。
2.經濟重心南移的過程。
我國經濟重心以秦嶺——淮河為界,其南移過程可分為三個時期:
(1)東漢后期,江南地區(qū)經濟開始得到發(fā)展。
(2)南朝時,北方人口大量南遷,江南經濟得到進一步發(fā)展。
(3)從唐朝中晚期至兩宋時期,南方的戰(zhàn)亂較少,北方人口大批南遷,帶去了先進生產技術,使南方經濟發(fā)展速度加快,逐漸超過北方。南宋時,經濟重心的南移最終完成。
6晚明科技成就
一、李時珍的《本草綱目》:李時珍是明代杰出的醫(yī)學家和藥物學家,他著的《本草綱目》被譽為“東方醫(yī)學巨典”。
二、徐光啟與《農政權書》:徐光啟明末禮部大學士,中國“引進西學第一人”,被后世譽為“劃時代的中國近代科學先驅?!?/p>
三、宋應星的《天工開物》:宋應星是明末著名科學家,代表作是《天工開物》,被譽為“17世紀中國科技的百科全書”。
四、明清科技的特點:重視實驗,注重運用數(shù)理方法,開始顯露出一些近代科學研究的特點。
學好歷史的竅門有哪些
口訣法
這個方法說來很簡單,就是背口訣。但是有創(chuàng)造力的學生可以嘗試自己創(chuàng)造屬于自己的記憶口訣。這樣的記憶效果才會更深刻。這里給大家?guī)讉€口訣進行參考:
朝代口訣:唐堯虞舜夏商周,秦漢魏晉南北朝,隨唐五代十國宋,元明清民到共和帝王年代口訣:順康雍乾嘉道咸,同治光緒宣統(tǒng)三中國共產黨重要會議口訣:一二三八古,12379;遵瓦在35,七大在45;七屆二中會,已經到49。
學會歸納總結
學習初中歷史不能僅僅是囫圇吞棗似的死記硬背,要學會歸納總結。對于初中的歷史,可以以時間為線索把所學的歷史事件串起來,然后拓展,拓寬自己的歷史知識面,進而牢牢掌握課本的內容。
對于初中的歷史,可以把類似的熱點話題總結到一起,比較他們的不同點,比較他們反映事實的差異。把初中歷史知識點用自己的方法歸納總結起來,有助于學習和掌握。
初中歷史高效學習方法
1、學習興趣很重要
你要對歷史課有興趣你才會主動地去學,不要抱著一種如果不考歷史我才不去學的心理。興趣是種很微妙的東西,你有了興趣,你就能很快地把知識點記住,能很好的去理解和領悟在歷史現(xiàn)象背后所蘊涵著的歷史規(guī)律,能得心應手地分析歷史問題;如若反之,無異于在太上老君的煉丹爐里苦苦煎熬,但卻煉不出火眼金睛。
2、綱舉目張的學習方法學習初中歷史
歷史學有它自身的學習方法,它的整個學習的過程都是圍繞著中心線去講述的,也就是說,它的知識點不是散亂的,在學習每一個章結的時候都以圍繞著這條線索來對歷史知識進行梳理,比如,整個歷史書都是圍繞著政治、經濟和文化,以及社會風俗和影響來發(fā)展的,無論學那個歷史事件或者那一個章結,都以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眼光理解當時的時代背景,這樣以來,歷史也就變得不那么復雜了。
3、學會整理筆記
還要有工整的筆記,課下可以把老師所寫的內容工工整整的抄下來,也可以用自己的話,或者簡略的方式記錄下來,你也可以簡單的背下來或者簡單記住筆記里都記了什么,只要你的意識、方式都正確就可以很好的學習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