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南京瞻園導游詞
瞻園是南京地區(qū)保存最為完好的明代古典園林建筑群,也是唯一開放的明代王府,曾是明朝開國功臣徐達府邸的一部分,清朝各任江南布政使辦公的地點,太平天國時期為東王楊秀清王府。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南京瞻園導游詞,方便大家閱讀與鑒賞!
南京瞻園導游詞1
各位游客:南京有兩座保存完好的古典名園,一座是曾經(jīng)作為太平天國天王府的煦園,另一座是建于明朝初期,距今已有600多年歷史的瞻園?,F(xiàn)在我們將去參觀的是瞻園。
【歷史沿革;明朝王府—楊秀清東王府—“中統(tǒng)局”雜院】
在前往瞻園途中,我先來介紹一下瞻園的歷史:瞻園位于南京夫子廟西瞻園路。初建于明代洪武年間,原為朱元璋稱帝前的吳王府,后賜給明初開國功臣中山王徐達,作為他安度晚年的府邸花園。
在600多年的歷史經(jīng)歷中,瞻園幾易其主。清代,中山王府改成江寧布政司所在地,瞻園由私家花園變成行署園林。1853年太平天國定都南京,先是作為東王楊秀清的東王府,繼而又成了夏宮副丞相賴漢英的鄰國。太平天國失敗后,遭到清軍破壞。同治四年、光緒二十九年曾兩次重修。國民黨統(tǒng)治時期,這座江南名園曾是國民黨“中統(tǒng)局”的雜院,荒蕪不堪。新中國成立后,1960年在劉敦楨教授的主持下開始整建,歷時六年,到1966年,建成目前所見的面貌。
【乾隆與瞻園—瞻園總體概況】
瞻園到了。各位現(xiàn)在看到的贍園大門上的磚刻,“瞻園”二字,是清高宗弘歷(即乾隆皇帝)的手跡。據(jù)歷史記載,乾隆下江南時來到江寧(南京)曾駐此,并題有“瞻望玉堂”四字,瞻園之名也由此而來。乾隆對瞻園風光十分垂青,回京后還命人在京城北郊長春園中仿照瞻圓形式建造了如園,足見瞻園園藝的精湛。
的確,瞻園作為江南名園,風景優(yōu)美,布局合理。整座園林既有人文景觀,又有自然景觀,游人到此,定會心曠神怡,賞心悅目。
瞻園分為兩大游賞區(qū),東面為南京太平天國歷史博物館,共分五個館,分別是序館和一至四館,1958年開始在此舉辦太平大國革命歷史展覽。南、北、西三面為假山,主體建筑靜妙堂把園林分成南面小北面大的兩個空間,各成環(huán)游路線,成功地彌補了南北空間狹長的缺陷。下面就請大家進內(nèi)參觀。
【仙人蜂—綺云峰—南石山】
各位游客:山、水、石是瞻園的主景。進入園內(nèi),我們首先看到這南門后的庭園中置立著一塊玉立多姿的太湖石,這就是仙人峰。此處前有落地漏窗作框景,從暗窺明,恰似一幅山水條幅畫卷,用以作為人口的對景和障景,十分恰當。仙人峰是瞻園名石的代表,瞻園的奇石還有締云峰、友松石、步石、炸石等,為江南園林山石之珍品,有些還是宋徽宗花石綱遺物。
步入回廊,曲折前行,經(jīng)海棠院,只見在花籃廳東南角的桂花叢中一塊突兀靈秀的太湖石又呈現(xiàn)在我們面前,這便是和仙人峰齊名的綺云峰。
看完石景,我們再去看山景。瞻園分為南石山和北石山兩組,全系假山堆疊而成,但堆造之精,面積之大,確是巧奪天工。有人說瞻園是著名的假山園,全園面積僅8畝,假山就占3.7畝。
現(xiàn)在我們來到了南石山。它給人的總體感覺是氣勢雄渾,山峰峭拔,洞壑幽深。只見假山上伸下縮,形成蟹爪形的大山岫,鉗住水面。進人假山內(nèi),我們還可看到暗處有仿自然石灰?guī)r的溶蝕景觀,懸墜了幾塊鐘乳石,造成實中有虛,虛中有實,層次豐富,主次分明的山水景觀。山上的植物讓這座假山透出了勃勃生機,請看水池東北各有古樹兩株,栽種于明代,已飽經(jīng)600年風霜,只見紫藤盤根錯節(jié),女貞翠綠豐滿。另有牡丹、櫻花、紅楓等點綴其間,襯托了南石山秀麗多姿的特色。
【靜妙堂一北石山】
游客們:現(xiàn)在我們來到了靜妙堂。靜妙堂是全園的中心,系一座面臨水池的鴛鴦廳,它將全園分成南北兩大空間,并置有南北兩大水池。我們先來看一下南水池,它緊接靜妙堂南沿,略呈葫蘆形,靠近建筑一面大而南端收小。再看北水池,空間比較開闊,曲折而富變化。東臨邊廊,北瀕石磯,西連石壁,南接草坪。在靜妙堂西側,有一泓清溪溝通了南北兩大水池,使南北兩個格調鮮明的空間有聚有分,相互聯(lián)系。
下面讓我們?nèi)⒂^一下北石山。北石山坐落在北部空間的西面和北端。西為土山,北為石山。兩面環(huán)山,東抱曲廊,夾水池于山前。山中還有著名的普靜泉,水面清澈澄靜,宛若明鏡。在水池的北部,有一座緊貼水面的石平橋,溝通了東西游覽路線。石山體積雖大而中空,山中有瞻石、伏虎、三猿等洞壑。游客們:北石山頂是全園的制高點,有興趣的朋友還可登高一望,體會風光旖旎的山前景色,讓瞻園全景盡收眼底。
各位游客:瞻園的自然景觀部分就欣賞到此。東部還有太平天國歷史博物館,里面陳列了許多珍貴的太平天國革命史料和實物,請大家自由參觀。
南京瞻園導游詞2
瞻園是南京歷史最悠久的一座園林,幾經(jīng)有600多年了.瞻園是明朝初,開國皇帝朱元璋送給功臣中山王徐達的花園樓房.這"瞻園"兩字還是后來清朝乾隆皇帝下江南時親筆所提的呢!
走進雅致的瞻園,透過鏤空的窗戶便隱約可以看見一座奇秀的"仙人峰".石頭的高度有3米多,有瘦,皺,透,鏤,秀五個特點.瞻園的主題建筑是靜廟堂.在靜廟堂的南北都有水池,水池里有奇形怪狀的石頭假山;在靜廟堂的西面有一座土山,土山上面有兩座亭子,一座叫方亭,一座叫扇面亭,兩座亭子相隔大約幾十米.聽說夏天非常涼快,冬天非常暖和;在靜廟堂的東面是曲曲折折的廊亭,廊亭的中間是一座小亭子,一頭是水池,另外一頭是兩株100年的古藤,我還用手輕輕地摸了摸古藤呢!
瞻園里還有一樣寶貝--虎字碑.被稱為"百年古碑,天下第一",字里含有富甲天下四個字和一只老虎的樣子,好有意思呀!現(xiàn)在為了保護這塊碑,就用玻璃把它框了起來.
瞻園同時還是太平天國歷史博物館呢!里面陳列的文物有上帝玉璽,天王龍袍,金冠,大旗,寶劍等等1600多件,其中有42件是國家一級文物.
在瞻園里可以慢慢欣賞亭前假山,聆聽山上瀉下來的三疊瀑布的聲響,走在廊亭的石頭路上,看看池水中嬉戲的魚兒,頓時感覺心曠神怡.
在這一令人流連忘返的美景里,我同時也學到了許多知識,真是一舉兩得啊!
南京瞻園導游詞3
六朝古都南京有許多名勝古跡和人文景點,我最喜愛有著“金陵第一園”美譽的瞻園。南京瞻園和蘇州拙政園、留園等被稱為“江南四大名園”。
每年夏天,南京驕陽似火,媽媽必帶我來瞻園。一入朱門黛瓦的園門,參天大樹林立,頓時感到世界都靜了下來,瞬間感受到一身清涼,這個600多年歷史的古園林就是有著這樣讓人心曠神怡的魅力。不大的園林布局獨具匠心,不僅有古十八景,還有新十八景。每個景點都美不勝收,“顏值”極高哦!
如果您喜歡江南園林,那一定要去瞻園;如果您喜歡人文典故,一定要去瞻園;如果您喜歡古建筑群,一定要去瞻園;如果您喜歡水景錦鯉,一定要去瞻園;如果您喜歡古花異草,一定要去瞻園;如果您喜歡壯觀奇石,那更要去瞻園……每年去瞻園,都會有新的感悟和驚喜。
今年夏天,我又來到瞻園游玩。瞻園內(nèi)全國唯一的太平天國歷史博物館經(jīng)過修整,藏品和介紹更加豐富;湖面上睡蓮綻放,成群的錦鯉自由嬉戲,等著游人在觀魚亭中給它們喂食;為了迎接乾隆皇帝而建造的精致木畫舫依然靜靜地立于水中,聽著人們對它的贊嘆;如果雨天雪天來瞻園也沒關系,因為巧妙的長廊設計,不僅為花園增色,還貫穿園內(nèi)景點,為游人遮陽避雨……
歷史上瞻園曾是明朝中山王徐達的王府,聽工作人員介紹說,現(xiàn)在的瞻園遠沒有古代那么大,只是當時王府西側的一角而已。600年來,經(jīng)過種.種原因,損毀很多,現(xiàn)在我們看到的這個精致美麗的瞻園是南京市政府后來組織園林專家翻新修建的。真是感謝他們,否則,這么美這么有意義的古園林我們就看不到了,那該多么遺憾啊!
今后,我要呼吁更多的人愛惜和保護古跡美景,讓它們一直流傳下去,永遠成為南京城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南京瞻園導游詞4
園是南京僅存的一組保存完好的明代古典園林建筑群,它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景色宜人與無錫寄暢園、蘇州拙政園和留園并稱“江南四大名園”作為學校小書蟲俱樂部成員,我和大家一樣都盼著能有這樣的機會——游瞻園。機會來了,一條振奮人心的消息在我們會員中流傳開來,本周五小書蟲俱樂部將安排游瞻園活動。所有的會員們都翹首期盼那一刻……周五,我們會員隨俱樂部的朱老師和施老師一路歡歌笑語來到大家期盼的瞻園。走進大門,同學們迫不及待地拿出各式工具,照相機、筆、紙等,認真地做著各種記錄。
瞻園已逾600高齡。明初,朱元璋因念功臣徐達“未有寧居”,特給中山王徐達建成了這所府邸花園,清代乾隆皇帝南巡時,題書“瞻園”二字。1853年太平天國定都南京后,先后為東王楊秀清和夏官丞相賴漢英的王府花園。瞻園分東西兩個部分,大門在東半部,大門對面有照壁,照壁前是一塊太平天國起義浮雕。大門上懸一大匾書“金陵第一園”,字系趙樸初所題。進門正中是一尊洪秀全半身銅像。二進大廳上有郭沫若題寫的“太平天國歷史陳列”匾額,主要陳列文物有天父上帝玉壟、天王皇袍、忠王金冠、大旗、寶劍、石槽等,該館現(xiàn)已收集到太平天國文物1600余件,其中有42件是國家的.一級文物。 西半部可是我們同學最開心的地方,她是一座典型的江南園林,園內(nèi)古建筑有一覽閣、花籃廳、致爽軒、迎翠軒及曲折環(huán)繞的回廊,這些建筑和回廊把整個瞻園分成5 個小庭院和一個主園。靜妙堂位于主園中部,三面環(huán)水,一面依陸,堂之南北各有一座假山,水是相通的,西邊假山上還有歲寒亭一座。園不大,頗具特色,是江南名園之一。我們俱樂部的同學們來到這兒就迫不及待在一起嬉戲,做著開心的游戲,圍著假山捉起迷藏,真正體會了一次“游”。如今的瞻園,峰石崢嶸、池沼秀異;深院回廊,曲徑通幽;亭臺樓閣,錯落有致;古樹名卉,蘊玉吐芳;名聯(lián)題刻,藏函凝香。既保留了明、清園林特色,又汲取了我國南方之秀、北方之雄的造園藝術精華,兼容并蓄、宛若天成。一路的欣賞、探討、學習、游戲、爭論,讓所有人忘記了時間的流逝,在走出大門時,我才體會到“流連忘返”的真正含義。
南京瞻園導游詞5
各位游客:現(xiàn)在我們來到了秦淮河畔,河中的畫防都是仿照明代建筑風格制造的,船頭掛有大紅彩球和紅燈籠。每當元宵節(jié)南京人習慣來這里游玩賞燈。這種風氣在明代就已盛行,據(jù)說明朝建都后,朱元津微服巡察京城。當他來到秦淮河畔,看到兩岸綠樹成蔭,河水清澈,亭臺樓閣,風景宜人,隨口說了句:“惜河中缺游船?!被实坶_了金口,左右就連夜差人趕造畫舫,以博取皇帝歡心。從此,秦淮畫訪成了這里的一大特色。尤其到了中秋佳節(jié)時分,更是河上水燈萬盞齊放,兩岸龍燈飛舞,歌聲、鼓聲、歡聲、笑聲,連綿不絕,通宵達旦,真可謂“秦淮燈火甲天下”。難怪南京有“家家走橋,人人看燈”的民諺。
我們眼前的這段秦淮河,自宋以后就成了夫子廟(孔廟)成泮池,又稱月牙他。古時候皇帝講學的學宮叫辟雍,諸侯講學成學宮叫泮宮,夫子廟的學宮相當于諸侯講學的地方,所以這池稱“泮池”。泮池上一般建有三座石橋,按等級而論,縣官、學官走中間一座,秀才走兩邊的橋。相傳古時候有位秀才誤上中橋,有犯上作亂之罪,進退兩難,只好自己跳進了泮池。
再請各位看河對岸的一段朱紅色石磚墻,這就是夫子廟的照壁。照壁建于明萬歷三年(歷澤年),長達110米,為全們照壁之冠。各位游客:這座夫子廟始建于東晉成帝咸康三年(337年),當時成帝采納了王導的建議:“治國以培育人才為重”,決定立大學于秦淮河畔。原來只建有學宮,孔廟是宋仁宗景拍元年(1034年)在學富基礎上擴建而成的。所以夫子廟是一個由文教中心演變而成的繁華鬧市,它包括夫子廟、學宮和貢院三大主要建筑群,其范圍南臨秦淮河北岸,北抵建康路東端,東起姚家巷,西止四福巷,規(guī)模龐大。夫子廟雖屢遭破壞,但各代都加以興修擴建,到清末民初,其樓閣、殿宇的結構和布局堪稱東南之冠?,F(xiàn)在的夫子廟建筑,部分是清代末年重建的,一部分是近幾年重建的。請大家回頭看,這座樓閣式建筑,叫做奎星閣,它初建于清乾隆年間。這座臨街傍水的建筑曾兩次被毀,1985年重建。
現(xiàn)在我們來到了清代就開辟的廟前廣場,廣場東西兩端豎有兩塊碑,高有一丈許,上面刻有滿漢兩種文字“文武大臣至此下馬”,表示對圣人孔子的崇敬。左側的這座六角重檐亭子叫“聚星亭”,“聚星”取群星集中,人才薈萃之意。建于明萬歷十四年(1586年),也曾幾經(jīng)興廢,到清同治八年(1869年)才由江寧鄉(xiāng)賢朱芙峰等人籌資重建。這是一座在日軍炮火中惟一幸存的清代建筑,可惜在1968年被當作“四舊”拆除,1983年又得以重建,恢復了原來的風貌。廣場正中的這座牌坊,叫“天下文樞坊”。請大家繼續(xù)隨我往前走。這座門叫欞星門,這是孔廟的廟門。據(jù)傳榻星是天上主管教化的星宿,他得人方便高興。門是石結構的,六柱三門,建于明成化十六年(1480年),后來被毀,又于清同治九年(1870年)重建。不過,現(xiàn)在所見到的極星門是1983年再次重建的。極星門東西兩側便是東市、西市。
南京瞻園導游詞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