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成語故事及解析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演進,根據(jù)社會生活的實際需要,表達新思想意識的成語,就自然會不斷地陸續(xù)地產(chǎn)生,更需要我們現(xiàn)如今的傳承下去。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guī)淼淖钚?a href='http://www.chuntang.com.cn/wen/chengyuu/' target='_blank'>成語故事及解析,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知人不易
孔子走到陳國和蔡國之間的時候,窮困不堪,連野菜湯也喝不上,七天沒有吃到一粒糧食,只好在大白天里睡大覺。
他的弟子顏回找到一點米,把它放在甑(zèng)里面煮。飯快熟了,孔子望見顏回抓甑里面的飯吃。
過了一會兒,飯熟了,顏回請孔子吃飯。孔子裝著沒有望見剛才那件事的樣貌,站起來說:“剛才我夢見祖先,要我把最干凈的飯食送給他們?!?/p>
顏回連忙說:“不行,剛才有灰塵掉進甄里,把飯弄臟了一些,我感到丟掉了不好,就用手把它抓起來吃了?!?/p>
孔子聽了感慨地說:“我所相信的是自己的眼睛,但眼睛看到的還是不可相信;我所依靠的是自己的腦子,但腦子有時也靠不住。你們要記住,了解一個人確實不容易呀!”
這個成語的意思是:要真正識別一個人是很不容易的。不要輕易地用自己“親眼所見”來為一個人下結(jié)論。
道聽途說
路上聽來的、路上傳播的話。泛指沒有根據(jù)的傳聞。
古時學者艾子的鄰居毛空是一個不務(wù)正業(yè)的人,經(jīng)常把外邊聽到的事情加以夸大說給艾子聽。一次他說:”一只鴨子一次下了100個蛋?!鞍硬恍?,他又說天上掉下一塊二十丈長十丈寬的大肉,而且還信誓旦旦地說他親耳聽來的。
不恥下問
衛(wèi)國大夫孔圉(yǔ)聰明好學,更難得的是,他是個十分謙虛的人??奏鏊篮螅l(wèi)國國君為了讓后代都能學習和發(fā)揚他好學的精神,個性賜給他一個“文公”的稱號。后人就尊稱他為孔文公。
孔子的學生子貢也是衛(wèi)國人,但是他卻不認為孔圉配得上那樣高的評價。有一次,他問孔子:“孔圉的學問及才華雖然很高,但是比他更杰出的人很多,憑什么賜給他‘文公’的稱號?”孔子聽了微笑說:“孔圉十分勤奮好學,腦筋聰明又靈活,而且如果有任何不懂的事情,就算對方地位或?qū)W問不如他,他都會大方而謙虛地請教,一點都不因此感到羞恥,這就是他難得的地方,因此賜給他‘文公’的稱號是很恰當?shù)??!苯?jīng)過孔子這樣的解釋,子貢最后服氣了。
成語“不恥下問”,此刻指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明白比自己少的人請教為可恥。
三顧茅廬
原為漢末劉備訪聘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誠意,一再邀請。劉備和關(guān)羽、張飛親自到臥龍岡拜見諸葛亮,前兩次都沒見到,第三次最后見到諸葛亮,誠心請諸葛亮出山。
孟母三遷
孟子小時候,父親就死了,母親仉(zhǎng)氏守節(jié)。孟子家住的地方離墓地很近,他就學了些喪葬之類的事。孟母想:“這個地方不適合孩子居住?!本碗x開了,將家搬到街上,離殺豬宰羊的地方很近,孟子就學了些做買賣和屠宰的東西。孟母又想:“這個地方還是不適合孩子居住?!庇謱⒓野岬綄W宮身旁。夏歷每月初一這一天,官員進入文廟,行禮跪拜,揖(yī)讓進退,孟子見了,一一記住。孟母想:“這才是適合孩子居住的地方?!本驮谀抢锒ň酉聛砹?。
成語“孟母三遷”,此刻常用來強調(diào)環(huán)境對少年兒童健康成長的重要性。
以一當十
當:相當。一個人抵擋十個人。形容軍隊英勇善戰(zhàn)。
公元506年,孫武率三萬精兵攻打楚國,消滅20多萬楚軍,創(chuàng)造一個以一當十的戰(zhàn)例。
孟母斷機
孟軻(kē)是戰(zhàn)國時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他的成就與他母親的嚴格教育是分不開的。
孟軻小時候也很貪玩。一天,孟母正在織布,還未到放學時間,小孟軻卻逃學跑回家。孟母見了,氣得渾身發(fā)抖。她把小孟軻叫到跟前,說:“孩子,窮人無本,力氣是錢。娘每一天沒日沒夜地辛苦織布,賺(zhuàn)錢供你上學。但是,你卻逃學?!闭f著,孟母拿起剪刀,“咔嚓”一聲,把織布機上的綾(líng)子一刀剪斷。
小孟軻見娘生這么大的氣,嚇壞了,連忙央求說:“娘,我錯了!我必須改!”
孟母見小孟軻知錯,舒了一口氣,指著機上的斷綾說:“孩子,不管做什么事,功到才能成。你不好好上學,就跟這些斷綾一樣,怎樣能成材呢?”
明白了娘的一片苦心,小孟軻趕快回到學堂。從此以后,他再也沒有逃過學。
孟軻在孟母的循循善誘下,勤奮學習,成了學堂里有名的好學生。
相關(guān)文章:
4.成語故事